高學歷者失業逾半年 易有反社會性格

大學普及化,高學歷的門檻上移到碩博士。人力銀行指出,碩博士失業超過半年,比一般失業族群更容易出現「反社會性格」,更不容易放下身段,也不願嚐試一般性工作。主計處統計,到2月為止,民意代表,以及高階的企業主管和經理人員失業人數達到1萬人。
前民進黨立委王雪峰夫婦,頂著台大法律、康乃爾碩士、以及台大醫學的傲人學歷,卻仍賦閒在家,偶爾協助長輩拾荒。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吳睿穎說,高學歷者工作難找是事實,客觀環境上的工作機會確實減少。「現在是,大學『高中化』,研究所『大學化』,博士『碩士化』,並不像過去那麼值錢」
吳睿穎說,高學歷和高知名度的失業族,如果放不下身段,一旦失業週期超過半年,比其他族群更想逃離職場和人群,有博士下鄉種田,不是為了創新創業,而是遠離和逃避。
「為什麼會高學歷?因為他自己有理想性存在,比較不隨波逐流,所以他不斷的充實自己。但失業原因大部分都出在高不成、低不就,那你就先『就』吧,先『就』才能『救』自己啊!沒有說哪個工作是貴賤的,都要有人做,姿態本來就要放低,換了位置,你本來就要換個心態,但不能換腦袋」
主計處統計,到2月底為止,「非初次尋職者」失業前的職業是民意代表、或高階的企業主管和經理人員的人數,已經突破1萬人大關;最近2年的同期,或者最近2年年底,各自維持4千到7千人左右。吳睿穎說,經常在大型選舉之後,選敗的一方會有大量失業潮,尤其一些助理幕僚,法政背景出身,他之前甚被要求開闢選後求職的「長昌專區」。
eXfuze F1 team --- explore the power of seven +
0 意見:
張貼留言